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孝經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醫家類
雜家類
 通非滞于外显仁藏用常明常觉要在得心忘象圣
 训跃然常在心目间矣易曰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
 义立而德不孤孟季子问 公都子
曰何以谓义内也
 曰行吾敬故谓之内也观其会通列圣岂欺我哉
 
 图书编卷十 (第 81b 页)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不由放其心
 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
 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公都子
问曰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孟
 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曰钧是人
 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 (第 7a 页)
 是以长为悦者也故谓之外也曰耆秦人之炙无以
 异于耆吾炙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
 与
 孟季子问 公都子
曰何以谓义内也曰行吾敬故谓
 之内也乡人长于伯兄一岁则谁敬曰敬兄酌则谁 (第 9b 页)
 先曰先酌乡人所敬在此所长在彼果在外非由内
 也 公都子
不能答以告孟子孟子曰敬叔父乎敬弟
 乎彼将曰敬叔父曰弟为尸则谁敬彼将曰敬弟子
 曰恶在其敬叔父也彼将 (第 10a 页)
曰在位故也子亦曰在位
 故也庸敬在兄斯须之敬在乡人季子闻之曰敬叔
 父则敬敬弟则敬果在外非由内也 公都子
曰冬日
 则饮汤夏日则饮水然则饮食亦在外也 (第 10a 页)
公都子
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 (第 10a 页)
 吾未尝不得见他大段见得好人多所以一见之顷

 便见得圣人出大抵当周之末尚多有贤人君子在
 故人得而见之至之云到孟子时事体又别如 公都
 子
告子万章之徒尚不知孟子况其他乎曰然(道夫/)
问仪封人亦是据理而言若其得位失位则非所及知
 也曰仪封 (第 48b 页)
 之者盗也充类至义之尽辞曰闻戒馈赆可受则受
 之皆无一毫过不及无一毫私意曰道理固是恁地
 而今有此事到面前这道理又却那里安顿(至/)
     公都子
问好辩章
居之问孟子岂好辩章先生令看大意曰此段最好看
 看见诸圣贤遭时之变各行其道是这般时节其所
  (第 18b 页)
 才过取便深恶之如冉求为之聚敛而欲攻之是也
 (僩/)
    天下之言性也章
问则故而已矣故是如何曰故是个已发见了底物事
 便分明易见如 公都子
问性孟子却云乃若其情则
 可以为善矣盖性自是个难言底物事惟恻隐羞恶 …… (第 21a 页)
 是有兵戈杀人之事也只得闭门不管而已(僩/)

     公都子
问匡章章
孟子之于匡章盖怜之耳非取其孝也故杨氏以为匡
 章不孝孟子非取之也特哀其志而不与之绝耳据
  (第 28b 页)
 有此意汉魏以来忽生文中子已不多得至唐有退

 之所至尤高大抵义理之在天地间初无泯灭今世
 无人晓此道理他时必有晓得底人
金问 公都子
问性首以情对如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
 善矣是也次又以才对如曰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
 是也继又以心对如曰恻 …… (第 15b 页)
 曰气清则才清气浊则才浊意者以气质为才也以

 气质为才则才固有善不善之分也而孟子却止以
 才为善者何也伊川又曰孟子言非才之罪者盖
 都子
正问性善孟子且答他正意不暇一一辨之也
 审如是说则孟子云非天之降才尔殊与夫以为未
 尝有才焉者岂皆答 (第 17a 页)
公都子
之正问哉其后伊川又
 引万章之问为證谓孟子尝问象杀舜事孟子且答
 他这下意未暇与他辨完廪浚井之非夫完 …… (第 17a 页)
 自是万章不能烛理轻信如此孟子且答正问未暇

 与他言此犹可言也如此篇论才处尽是孟子自家
 说得如此即非 公都子
之言其曰未暇一一辨之却
 是孟子自错了未暇辨也岂其然乎又说孟子既又
 答他正意亦岂容有一字之错若曰错 (第 17b 页)
了一字不惟
 启 公都子
之诘难传之后世岂不惑乱学者哉此又
 才之一字未有至当之论也曰近思录中一段云心
 一也有指体而言者注云 …… (第 17b 页)
 将性分三品此亦是论气质之性但欠一个气字耳
 (谟○此下去伪人杰录皆云又问既是孟子指本性/而言则孟子谓才无不善乃为至论至伊川却云未)
 (暇与 公都子
一一辨者何也曰此伊川一时被他/们逼且如此说了伊川如此等处亦多不必泥也)
问尹叔问伊川曰语其才则有下愚 …… (第 19a 页)
 人屑屑理会口腹则必有所失无疑是以当知养其
 大体而口腹底他自会去讨吃不到得饿了也(贺孙/)
     公都子
问钧是人也章
耳目之官不能思故蔽于物耳目一物也外物一物也以
 外物而交乎耳目之物自是被他引去唯心之官 (第 65b 页)
 能者亦莫如之何也已亦犹大匠设绳墨羿为设彀
 率以示人其能与不能则存乎其人耳中道而立能
 者从之此正大之体而天地之情也 公都子
曰滕更之在门也若在所礼而不答何也孟子
曰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
而问皆所不答也滕更 (第 17a 页)
 能无善恶之殊但未至如其所习之远耳以理而言
 则上帝之降衷人心之秉彝初岂有二理哉但此理
 在人有难以指言者故孟子之告 公都子
但以其才
 与情者明之譬如欲观水之必清而其源不可到则 (第 14b 页)
 暴自弃不肯学也使其肯学不自暴自弃安不可移
 哉 气清则才善气浊则才恶禀得至清之气生者
 为圣人禀得至浊之气生者为愚人如韩愈所言
 都子
所问之人是也然此论生知之圣人若夫学而 (第 26a 页)
 寒世人不察而用温热为世通弊若谓夏月伏阴宜
 服温热则冬月伏阳宜用寒凉然则孟子冬日饮汤
 夏日饮水亦不足信欤噫此 公都子
之言也不过借
 喻内外原非用析阴阳而徐氏曲引为證独不思经 (第 34a 页)
 之则其说又穷而终莫悟其非也其以食色为言盖

 犹生之云尔而 公都子
之所引又湍水之馀论也以
 是考之凡告子之论性其不外乎生之一字明矣但
 前此未有深究其弊者往往随其所向 …… (第 30b 页)
 归也

孟季子问 公都子
曰何以谓义内也曰行吾敬故谓之
内也
 朱子曰所敬之人虽在外然知其当敬而行吾心之
 敬以敬之则不在外也 (第 32b 页)
乡人长于伯兄一岁则谁敬曰敬兄酌则谁先曰先酌
乡人所敬在此所长在彼果在外非由内也
 此皆季子问 公都子
答而季子又言如此则敬长之
 心果不由中出也 (第 32b 页)
公都子
不能答以告孟子孟子曰敬叔父乎敬弟乎彼
将曰敬叔父曰弟为尸则谁敬彼将曰敬弟子曰恶在
其敬叔父也彼将曰在 …… (第 33a 页)
 暂时也言因时制宜皆由中出也
季子闻之曰敬叔父则敬敬弟则敬果在外非由内也 公都子
曰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然则饮食亦在外

 此亦上章耆炙之意○范氏曰二章问答大指略同
 皆反复譬喻以 (第 33b 页)
晓当世使明仁义之在内则知人性
 善而皆可为尧舜矣○南轩张氏曰季子不知性故
 于义内之说有疑焉 公都子
答以行吾敬故谓之内
 亦未为失也盖敬之所施各有攸当是乃义也然 (第 33b 页)

 都子
未能本于性而论故闻季子先酌乡人之论则 …… (第 33b 页)
 当敬皆其理之素定而不易者也然则其为在内也
 明矣而季子犹惑焉盖以叔父与弟为在外而不知
 其义之存于内内外之本一也 公都子
盖有发于孟
 子之言故以冬日饮汤夏日饮水譬之盖冬之饮必
 汤夏之饮必水是乃义也而岂外乎哉 (第 34a 页)
公都子
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
 朱子曰此亦生之谓性食色性也之意苏氏胡氏之
 说盖如此
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 …… (第 34b 页)
 有物必有法如有耳目则有聪明之德有父子则有

 慈孝之心是民所秉执之常性也故人之情无不好
 此懿德者以此观之则人性之善可见而 公都子

 问之三说皆不辨而自明矣程子曰性即理也理则
 尧舜至于涂人一也才禀于气气有清浊禀其清者
 为贤禀 (第 36b 页)
 何有穷极此人之所以远道而不知也天理明则一
 饮一食之微亦莫不有则焉此人之所以同归圣人
 而通乎天地也 公都子
问曰均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孟子
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曰均是人也或
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 (第 30a 页)
 则争之而已矣父之于子也如何曰当不义则亦戒

 之而已矣
又曰章子子父责善而不相遇也
 匡章齐人上文 公都子
曰匡章通国皆称不孝焉夫
 子与之游又从而礼貌之敢问何也孟子曰世俗所
 谓不孝者五云云章子有一于是乎 (第 78a 页)
 国矣
孟子谓蚔蛙曰子之辞灵丘而请士师似也为其可以

言也今既数月矣未可以言与蚔蛙谏于王而不用致
为臣而去齐人曰所以为蚔蛙则善矣所以自为则吾
不知也 公都子
以告曰吾闻之也有官守者不得其职
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
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馀裕 (第 17a 页)
 是蕲获助长为害祗甚矣 公都子
曰滕更之在门也若在所礼而不答何也孟子
曰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
而问皆所不答也滕更 (第 28a 页)
 时此学自专门名家朝廷有礼事便用此等人议之
 如今刑法官专用试法人
   春秋要指
孔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
孟子 (公都子
问夫/子好辨章)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 (第 15a 页)
 仲子之徒独辟之之深者盖世之为恶者其失易见
 而仲子之徒其过为难知也惟其难知故可以惑世
 俗而祸仁义孟子反复辟之盖有以也 公都子
曰匡章通国皆称不孝焉夫子与之游又从而 (第 44b 页)
 朱子曰可以言谓士师近王可以諌刑罚之不中者

蚳蛙諌于王而不用致为臣而去齐人曰所以为蚳蛙
则善矣所以自为则吾不知也 公都子
以告曰吾闻之
也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
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馀裕 (第 60a 页)
 其所以为本之一故也故孟子于墨氏之说所以深

 辟之而发二本之论也 公都子
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辨敢问何也孟子曰予岂
好辨哉予不得已也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
 朱子曰生谓生民也一治一 …… (第 12a 页)
 故哉
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言苟能有为此距杨墨之说者则其所趋正矣虽未
 必知道是亦圣人之徒也孟子既答 公都子
之问而
 意有未尽故复言此盖邪说害正人人得而攻之不
 必圣贤如春秋之法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讨之不必
 士 …… (第 15b 页)
 之相胜彼盛则此衰此强则彼弱反经固所当务而

 不可以徒反异端固不必辨然亦有不可不辨者熟
 观孟子所以答 公都子
好辨之问者则可见矣○或
 问诸说如何如张子谓孔子不辟异端其考之亦不
 详矣当时所谓异端固未有以见其为 (第 17b 页)